对于不少即将结业的大学生来说,现在正是提交结业论文、准备答辩的时间。最后一年的春天,总会让人格外的印象深刻。在论文中“苦苦挣扎”的他们,将“论文”看成了“最熟悉的生疏人”。
不少学生、高校教师、教育专家都意识到,一些大学生科学写作能力的欠缺是导致他们“不会写论文”的主要原因。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、中科院院士席南华在不久前的一次陈诉中指出,一直以来,外国大学对于科学写作很是重视,他们一般设有“大学写作”课程,可是我们国家并没有相关的课程,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应用写作,可是没有开设针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课程。
(中国青年报5月14日)沿着以上分析思路,让大学生不再受困于“论文”的现实措施,就是开设专门的科学写作课程,指导学生如何写论文。但这最多能解决局部问题,提高部门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,却无法从基础上解决本科生写不出结业论文的问题——没有对问题的分析能力、思考能力,没有独创的看法,再怎么掌握写作的方法,也是写不出到达质量要求的论文的。
而且,大学就是开设科学写作课程,有学生选修这门课程的出发点,可能不是提高自己的科学写作能力,而是获得学分。提高我国大学生造就质量,大学必须把人才造就作为办学的第一要务,重视历程质量治理和评价。外洋大学的科学写作课程,是和学校重视课堂教学,在课堂教学中,就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,并把课程论文完成情况,作为课程评分的组成部门精密对应的。
大部门外洋一流大学,都不要求本科结业生撰写学位论文,甚至也不要求硕士结业生撰写学位论文,学校是通过教师上好每一门课,抓课程教学质量,来保障人才造就质量的。即,只要学生完成课程学习,获得结业需要的学分,就获得学位证书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,足以保障造就质量,不需要再设计一个结业论文(结业设计)环节,来对学生举行系统的学术训练,用结业论文来对造就质量把关。我国大学则存在重学术研究,轻教育教学的情况,大学教师把大部门精神投入学术研究中,对课程教学投入有限,有不少大学课程,只需到场期末考试,通过考试即拿到学分。
这样的课堂教学,就不重视学生的研究能力造就,不少学生看待课程学习,平时很“放松”,只是到了学期末考试前才突击温习,举行应试化学习。这直接影响人才造就质量,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,社会民众阻挡取消结业论文,担忧取消结业论文之后,大学生的造就质量更得不到保障。可是,就是保留结业论文,也不见得就提高学生造就质量,因为,大学教师和大学生看待结业论文的态度,和看待其他大学课程教学的态度也是一样的,平时投入精神指导学生的老师不多,学生花精神认真开展调研的也不多,有不少是临到交论文时,才暂时抱佛脚,在网上收集质料拼凑。
很显然,如果不改变大学教师、大学生看待课堂教学的态度,就是开设科学写作课,也不会有多大的效果。学生看待科学写作课,和看待其他课程学习一样,不会十分认真,很可能只是“混学分”,老师教科学写作课,也可能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,不会让学生联合实践写作,于是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,最终学完这门课的学生,可能只是掌握一些科学写作的观点。换言之,对大学生开设科学写作课,只能在平时重视课堂教学基础上锦上添花,而难以雪中送炭。
有的学生平时就有研究某一问题的兴趣,并花精神举行研究,对于这些学生,上科学写作课,有助于他们把自己的分析思考、创新看法更好的表达出来,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。脱离我国大学的平时课程教学,来讨论如何提高结业论文质量,只会是缘木求鱼。
我国大学要提高峻学生造就质量,关键在于学校要重视人才造就,通过建设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,引导所有大学教师重视教育教学,要建设大学教授给本科学生上课的基本制度,强化对人才造就的历程治理和评价。如果能重视每一门大学课程的教学,在课程教学中,就造就学生的研究能力,那么,有无结业论文这个环节,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。
有的大学、专业可以联合人才造就目的,要求学生完成结业论文,有的大学和专业则可以不提结业论文的要求。而不管有无要求,社会舆论均不会质疑学校的造就质量,而把这视为学校的自主办学。
本文来源:贝博bb-www.ruidibio.com